中南=华中+华南吗?
一个从华北平原到曾母暗沙的大区
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发表此类留言:
我大河南怎么属于“中南”,不是华北吗?
我大湖北明明属于“华中”,怎么冒出个“中南”?
我大广东属于“华南”,“中南”是什么鬼?
关于以上省份属于中南,真不是虚构,这是解放战争至新中国初期,曾经正式存在的一种行政区划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理大区分为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、西北,其中南北跨度最大的要属中南——北到河南省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南段,南到海南省三沙市的曾母暗沙,包括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,气候温度带包括了暖温带、北亚热带、中亚热带、南亚热带和热带。
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大行政区中,除以上省份外,中南大区还包括江西省。
后来大行政区虽然取消,但影响依然深刻。关于其渊源,我们在另一文章《为什么山东属于“华东”》里已经专门解读过。
“中南”的影响依然还在:比如,不少大学以“中南”命名,如长沙的中南大学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,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中南民族大学。这里的中南,就是来自曾经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大行政区。
今天,我们的身份证编号、电话区号等,依然主要按照六大区格局进行编排。后来,各省份管辖区域有所调整,当代个省份的大区归属区划如下。
不过,很多小伙伴一定注意到:明明常用的是华中和华南啊,中南是咋回事?
以华中和华南命名有关的机构非常多:如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,位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,位于海南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、华南热带植物园、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等。
那么,三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?中南=华南+华中吗?
中南并不等于完全等于华中+华南
其实,华中、华南,不在六大地理大区之列。这两个词字的面意思并不复杂:华中,即中国中部;华南,即中国南部。
华中、华南作为行政大区最早来自民国时期。当时的华中包括四川(今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,当时川西高原山地属西康省)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(包括今上海地区)。当时的华南包括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(包括今海南地区)、福建、台湾。
1949年后,国家设立了包括中南在内的六大行政区,同时有相应的六大军区。后来六大军区改为十二大军区、十三大军区、七大军区。七大军区中的广州军区所管辖区域,大致等于人们常说的华南地区(广州军区中的湖南一般不被认为是华南)。
|五大战区之前的“七大军区”|
制图:徐珍珍
六个大区的划分中,中南并非原来华中、华南的相加:而是原来将民国时期华北的河南,华中的湖南、湖北,华南的广东(包括今海南地区)、广西,组成了中南地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也有华中和华南说法,不过范围比之前有所调整。
关于华中范围,1949年后,曾有华中三省说,包括河南、湖北和湖南;华中四省说,包括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和江西。不过,在正式大区划分中,江西最初划入华中,后又被划入华东。华南则包括今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澳门。
华中三省河南、湖北和湖南——三者也有渊源,河南中南部、湖北、湖南都与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——这三个省加上华南地区的两广,组成了中南地区。
广义上,华南是中国南方;狭义上,华南为岭南地区
没有行政大区的时代,人们一般将我国东部地区分成南方和北方,南方其实就是广义的华南,即指秦岭-淮河线以南的广大区域。这种区分包括气候、经济生产、交通、文化等方面,南方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以及热带季风气候,冬季基本上不下雪,气候暖和,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,古时以水路为主要的运输方式。
|当代中国综合地理区划|
后来,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向南传播,人们眼中的南方有了更狭义的所指——岭南。中华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中就将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福建,合称“华南五省”。地理上划分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秦岭,则是“北岭”。如张相文先生在《新撰地文学》中就说:“北带:南界北岭淮水,北抵阴山长城。”北岭,即秦岭。
北岭和南岭之间的区域,基本就是民国时期的“华中”。
民国划分更“横向”,新中国划分更“纵向”
民国时期的大区划分,方位选择上更重视“横向组合”,当时的华北与后来的华北相差甚大:后来划入华东的山东,划入中南的河南,都属于华北,后来属于华北的内蒙古,当时属于“塞北”。这个划分与自然地理如气候、地貌等相对一致。
新中国时期的大区划分,方位选择更像是“纵向组合”,以华东和中南最为典型。这个变化反映了什么呢?这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格局所致,解放军兵分三路从北向南进行。解放过程中,基本上解放一个地方就成立军管会,东部沿海各省解放后,基本上由华东野战军接收。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,山东地区率先解放后,许多干部南下江浙沪,负责相关地区的军事管理工作。
|山东影视集团出品的电视剧《南下》|
很明显,新中国时期华东、中南等大区的划分,受军事、政治因素的主导。
古今对比:华中与中原,华南与百越
华北、华中、华南这些词语是近代以来才有的,古代并没有。但是,古代也有对区位的表述。
关于华中,古代近似概念有中原、中州,大体指的是今华北平原中南部,一般包括今河北南部、山东西部、山西南部、河南洛阳到开封一带。今天的华中,包括古时候的中原和楚地,大体为汉代的豫州和荆州。
华南地区,在古代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名词“南夏”。夏,华夏;南夏,及华夏南部。
如,华南在古代也被称为“南夏”,如《艺文类聚·卷六》引苗恭《交广记》:“诏报听许,拜津交州牧,加以九锡、彤弓彤矢,礼乐征伐,威震南夏,与中州方伯齐同,自津始也。”《后汉书·卷七十四下》:“称雄河外,擅强南夏。”
把南部视为“夏”即华夏的一部分,这意味着当地已经跟中原文化有了很深的融合,而在中原文化尚未广泛传入之前,南夏之地叫“百越”。
百越,又叫“百粤”,古时粤通越,范围曾经包括自长江以南广大地区,包括干越、扬越、东瓯、西瓯、闽越、南越、骆越等,秦朝起建立过南越国,后被汉朝灭亡。钱塘江以南浙江一带称“越地”,江北的苏南和杭嘉湖一带称“吴地”——江浙一带合称吴越。宋代以来,“粤”主要指岭南至今越南一带。如徐霞客将广东称为粤东、广西为粤西。民国时期,“粤”开始特指广东。
延伸:经济地理层面的“中部”
字面上的华中,就是中国中部。除了行政大区,还有一个叫“中部”的词语——跟华北、华东这类词语不同,这是来自经济领域。
2004年,我国提出“中部崛起计划”,涉及范围包括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6省,并设立了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进行协调规划。这些省份的共同特征是:地处内陆腹地。
跟其相对的是西部、东部和东北——这四大块组成了我国的四大经济地理区域。它们是空间概念,但提出过程、阶段不同,1985年诞生了“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”;1999年提出“西部大开发”;2004年提出“振兴东北”“中部崛起”。
|经济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地理分区|
以上,我们解读了许多区域地理名词,它们中的任何一个,都非自然产生,都来自人的建构——哪怕是同一词语,也并非一成不变。很多人常常会因为家乡属于华北还是华东,华南还是西南等等,争得面红耳赤,其实大可不必。每一种划分方式,要么有其特定语境,如政治、经济、政治、自然地理,即便是自然地理还有气候、地貌、水文等等,要么受其时代、视野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影响。
以河南省为例子:古时河南及周边地区,被视为“中原”;民国时期的大区划分,侧重纬度因素,更重视“横向组合”,河南属于华中;新中国成立后,以军事政治考量,将河南划入中南;当代综合地理区划中,河南省以秦岭淮河为界,北部被划入北方地区、南部被划入南方地区。
每一种方案都不是绝对完美,世界上也不会有一种完美的分区。任何一种划分,都需要具体语境、具体时代、具体分析。
|本文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特色内容|
「大地理馆」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、抓取、复制
geo-museum
公共地理 传播专家